次韵题琴谱三首 其二

镌琼镂玉缀为编,积雪涵秋调总全。 听处孰忘身有耳,弹时自以意为弦。 大音不泄琴何预,至妙无形操岂传。 忽触悠扬徽外趣,冷风凄雨滋孤蝉。

译文:

这琴谱啊,像是用美玉精心雕刻、串联而成的篇章。它所蕴含的曲调,如同秋日里覆盖着的积雪般纯净而完整,每一个音符都精妙无缺。 当人们聆听这琴谱所对应的琴音时,沉浸其中,仿佛忘记了自己是用耳朵在听。而弹琴的人呢,能够凭借自己的心意当作琴弦,随心地表达情感。 那最宏大、最本质的音乐,是无法用言语完全宣泄出来的,这和琴本身其实并无太大关联。那至为精妙的琴艺境界,是没有具体形态的,又怎能仅仅通过琴谱就完全传承呢? 忽然间,琴音中流露出一种悠扬的、超越常规音域的意趣,就好像是在冷冷的风、凄凄的雨中,一只孤独的蝉发出的悲声,让人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
关于作者
宋代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隠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甆,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