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竹米

天灾集午未,岂意非虚传。 忽从坦夷中,如堕崔嵬巅。 年年稻半获,间日民一𫗞。 性命毫毛轻,骨肉草芥捐。 惟类偶遗脱,此君所安全。 春花簇坠露,夏实攒荒烟。 陟危虎豹怒,缒峻萝葛缠。 采揉簸壳净,蒸曝舂粒坚。 捉筐儿臝股,力杵妇耸肩。 功与稻粱并,状如牟麦然。 俚语漫纪实,敢希辑为编。

译文:

这首诗较长,下面为你逐句翻译: **首联**:“天灾集午未,岂意非虚传” 从午年到未年,天灾集中降临,谁能想到那些关于灾荒的传闻竟不是虚假的呢。 **颔联**:“忽从坦夷中,如堕崔嵬巅” 人们原本还生活在平坦顺遂的日子里,可突然就像从高耸的山顶坠落一般,陷入了绝境。 **颈联**:“年年稻半获,间日民一𫗞” 年年水稻的收成只有一半,百姓每隔一天才能吃上一顿饭。 **尾联**:“性命毫毛轻,骨肉草芥捐” 在这样的灾荒中,人的性命如同毫毛一样轻贱,亲骨肉也像草芥一样被舍弃。 **第二段首联**:“惟类偶遗脱,此君所安全” 只有少数人偶然得以逃脱灾难,是因为竹子让他们得以保全性命。 **颔联**:“春花簇坠露,夏实攒荒烟” 春天竹子开花,花上簇拥着露珠;夏天竹子结果,果实隐现在荒烟之中。 **颈联**:“陟危虎豹怒,缒峻萝葛缠” 为了采摘竹米,人们攀登险峻的山峰,引得虎豹发怒咆哮;顺着陡峭的山崖而下,还会被藤蔓缠绕。 **尾联**:“采揉簸壳净,蒸曝舂粒坚” 把竹米采摘回来后,经过揉搓、簸扬,将壳去掉,然后蒸煮、晾晒,再舂出坚实的米粒。 **第三段首联**:“捉筐儿臝股,力杵妇耸肩” 孩子们光着大腿提着筐子帮忙,妇女们耸着肩膀用力捣杵。 **颔联**:“功与稻粱并,状如牟麦然” 竹米的功效和稻谷高粱一样,形状就像大麦小麦。 **尾联**:“俚语漫纪实,敢希辑为编” 我用这些通俗的话语随意记录下这些事,哪敢奢望能把它编辑成正式的篇章呢。
关于作者
宋代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隠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甆,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