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汪炎昶 晚出山涧 晚出山涧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汪炎昶 树崩崖更豁,涧曲路增长。 片雨暝遥壑,疏蝉凄夕阳。 竹潭初月影,萝谷稍秋光。 适叹炎蒸剧,𫄨衣已怯凉。 译文: 树木崩塌之后,山崖显得更加开阔了,山涧曲折蜿蜒,使得原本的路也好像变长了。 一阵小雨飘落,让远处的沟壑变得昏暗朦胧,稀疏的蝉鸣声在夕阳的余晖中透着丝丝凄凉。 月亮刚刚爬上竹潭的上空,洒下清冷的光辉,布满女萝的山谷也渐渐有了秋意的模样。 刚刚还在感叹这酷热的天气实在难耐,可这会儿穿着细葛布做的衣服,却已经开始害怕这袭人的凉意了。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隠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甆,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