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判官澹斋

老氏无为宗,高人养心妙。 寂寞味无味,寡欲近道要。 嚣静两皆然,任物曾无矫。 蠹简五千言,以约揫汗渺。 爰用得其微,一言讵为少。 深功何从验,治民以无扰。 更能极异效,迥立西京表。 靖汉皮肤掇,谧齐土莫剽。

译文:

老子主张以无为作为根本宗旨,那些高尚的人以此来修养内心,这实在是非常精妙的方法。 他们安于寂寞,品味着看似平淡实则有深意的“无味”之境,减少自己的欲望,这是接近大道的关键要点。 无论是处于喧嚣还是宁静的环境,他们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从不做作虚假。 老子那仅有五千字的《道德经》,却能把汗牛充栋般繁杂的道理都浓缩其中。 只要能领悟到其中的微妙之处,哪怕只是一个字的感悟,又怎么能说收获少呢? 深远的修养功夫要从哪里去验证呢?就看治理百姓时是否能做到不扰民。 要是能把这种理念发挥到极致,达到特别好的效果,那就能像西汉那些杰出的官员一样卓越。 就如同西汉的官员治理国家,能从细微处着手,让国家安定;也像春秋时期的晏子治理齐国,使国家安宁,土地不被侵犯掠夺。
关于作者
宋代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隠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甆,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