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论诗二首 其二

蒲团与檀版,拈著足家风。 性觉随资近,人难尽己同。 奇非居正外,易正在难中。 意近语须远,形离神暗通。

译文:

在修行的蒲团和唱经的檀板之间,若能拈起运用,便尽显一派超脱自在的风格气韵。 人的本性觉悟程度往往会随着天赋资质而有所不同,人与人之间很难完全一样。 诗歌创作中的新奇独特并非是要偏离了正道,那些看似平易的表达,其实正蕴含着创作的艰难。 诗歌的意境要贴近生活、容易让人感同身受,但语言表达却需含蓄悠远、富有韵味;诗歌的外在形式可以与寻常有所区别,但内在的神韵却要能与读者暗暗相通。
关于作者
宋代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隠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甆,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