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夜入广寒阙,生擒老兔出秋月。 嫦娥泣雨蟾影孤,灵药不舂玉杵歇。 桂花凝毫拔苍绿,蜀丝缠金缕湘竹。 紫兰蕊笑春风愁,莲花仙冠坠簪玉。 松腴点漆光照眸,藤肪捣雪滑欲流。 乐毅小帖排银钩,天马历块无九州。 梦中忘笔那有花,古锥画地飞龙蛇。 觉来寻锥亦无处,但见鸟迹留平沙。
梁隆吉遗冯笔并诗答以长句
译文:
这首诗并非古诗词,而是一首古体诗,是诗人宋无收到梁隆吉赠送的冯氏笔后所作的答谢长诗,下面是这首诗的现代汉语译文:
吴刚在夜晚进入了广寒宫,像勇士一样生擒了那只老兔,让它离开了秋月的光影。嫦娥为此伤心哭泣,泪水如细雨,蟾蜍的影子显得那么孤单,就连玉兔也停下了捣药的动作,玉杵不再舂捣灵药。
用桂花制成的毛笔笔毫,透着苍绿的色泽,蜀地的丝线缠绕着,还点缀着湘竹,装饰得十分精美。紫兰的花蕊似乎在春风中欢笑,又好像带着一丝忧愁,莲花形状的笔帽上,簪着美玉,仿佛是仙子头上掉落的饰品。
毛笔蘸上如松脂般浓稠的墨汁,那墨色如漆般乌黑发亮,能照亮人的眼眸;藤胶捣成的墨液,像雪一样洁白,顺滑得似乎要流淌下来。用这样的笔书写,就像乐毅书写小帖一样,笔画如同银钩般刚劲有力,笔下的字就像天马奔腾,跨越大地,仿佛整个九州都不在话下。
在梦中,都忘了笔还有“梦笔生花”这样的神奇传说,手中的笔就像古老的锥子在地面上划过,却能如龙蛇般灵动飞舞,写出绝妙的字迹。当从梦中醒来,想要寻找那书写的“锥子”(笔)时,却发现它早已不见踪影,只看到沙地上留下了如同鸟迹一般的字迹。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