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三日赴周南翁之招时芳洲留梅山堂述行实仆与观焉临别以高山流水四字分韵约仲退同赋瑞得山字

人事恒有数,一聚百阻难。 朅来集斯堂,主客俱萧闲。 明公图不朽,盘礴笔墨间。 诹求逮耆耄,采录及蒯菅。 论述本至公,不待润与删。 居然是传信,可但起浇顽。 古今文章家,我粗窥一斑。 兹事未易言,千载有相关。 周旋得所愿,欣快忘幽孱。 炎尘屏四野,清风洗沈瘝。 佳兴殊未极,延缘念当还。 呼童夙严驾,东明映青山。

译文:

人世间的事情常常是有定数的,大家想要相聚一次往往会受到百般阻碍。 我来到这座堂中,主人和宾客都显得十分闲适自在。 贤明的您想要成就不朽之事,在笔墨之间尽情挥洒。 您向年老的人询问请教,连那些地位低微之人的意见也都予以采录。 您的论述本就秉持着至公之心,完全不需要别人增删润色。 如此做法显然能传于后世让人信服,可不只是能让那些浅薄顽劣之人受到感化。 古往今来的文章大家,我也略微了解一些。 这件事可不容易说清楚,它与千年的文化传承都息息相关。 我能参与其中,满足了自己的心愿,满心的欣喜快乐让我忘记了自身的幽独与孱弱。 炎热的尘埃被阻隔在四野之外,清凉的风仿佛洗去了长久以来的病痛。 这美好的兴致还远远没有到尽头,但考虑到行程,我也该回去了。 我呼唤书童早早地准备好车马,此时东方的曙光正映照在青山之上。
关于作者
宋代徐瑞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