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桃源手卷

种柳栽桃总是春,兴亡千古一沾巾。 只评隠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晋人。 年号记曾题甲子,儿孙肯使识君臣。 南阳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问津。

译文:

在这画卷里,不管是种下柳树还是栽种桃树,满眼都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古往今来朝代的兴盛与衰亡,总让人忍不住为其感慨落泪。 人们只是简单地把桃源中人评定为隐居者而非仙人,却没有领悟到桃花源里的秦人本质上和晋人没什么不同。他们远离尘世的纷扰,不过是在躲避现实罢了。 在桃花源里,人们不用记什么朝代的年号,只按照天干地支来标记日子。他们的儿孙也不会被教导要懂得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过着一种自由、平等的生活。 南阳的那位高士,也就是刘子骥,空有对桃花源的美好遐想,却不知道到柴桑去拜访陶渊明来探寻桃花源的踪迹。毕竟陶渊明可是写下《桃花源记》的人,或许他能给出更多关于桃花源的线索呢。
关于作者
宋代陆文圭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征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为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