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烧笋竹字韵

先生朝槃厌苜蓿,笋味得全差胜肉。 苍头扫地犀角出,赤燄腾烟龙尾秃。 土膏渐竭外欲枯,火候微温酒已熟。 拨灰可惜衣残锦,解箨犹怜肤跃玉。 青青无日长儿孙,草草为人供口腹。 卢家丞相蒸葫芦,石家无人煮豆粥。 去毛留顶有何好,捣韭作虀空自速。 不如野人工食淡,自办行厨入修竹。 句里曾参玉版禅,胸中会著筼筜谷。 主人不问不须嗔,昨夜西风响林屋。

译文:

先生吃腻了早上餐盘里的苜蓿,觉得笋的美味若能完全保留,可比吃肉还要强。 仆人打扫地面,露出了好似犀角般的笋尖;火焰升腾,笋的尾部在烟火中仿佛被烧秃。 土壤里的养分渐渐耗尽,笋的外表快要干枯了,此时火候恰到好处,酒也已经酿熟。 拨开灰烬,看着那好似残锦般的笋壳,让人觉得可惜;褪去笋壳,怜惜那如白玉般鲜嫩的笋肉。 这青青的竹笋啊,本可以一天天长大繁衍出更多新笋,却这么匆匆地被人拿来填了肚子。 卢家丞相喜欢蒸葫芦吃,石家没人再煮豆粥。把笋去毛只留顶部又有什么好呢,将韭菜捣成酱也只是白费工夫。 不如这山野之人习惯清淡饮食,自己带着炊具走进修长的竹林。 诗中曾参透玉版的禅意,心中能装得下像筼筜谷那样的竹林胜景。 主人要是没问,也不必生气,昨夜西风吹过山林屋舍,竹林里动静很大呢。
关于作者
宋代陆文圭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征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为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