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俞氏草堂

浣花老人溪上住,野梅官柳桥西路。 碧鸡坊外少人行,晓带春星自来去。 荒基藓合无寻处,峡川万古流诗句。 紫芝之孙居澄江,琼茅结宇青竹窗。 南墙夜深塔铃语,古寺白鹤飞来双。 索我新吟写君趣,开卷悠然起幽思。 我尝十年卜山居,经营未有瀼西地。 风流纵似老参谋,资给应无贤录事。 愿君分借半间云,胜日当携茶具至。

译文:

当年浣花老人杜甫在溪边居住,他常沿着种满野梅和官柳的道路,往桥的西边走去。碧鸡坊外行人稀少,他清晨带着天边的春星独自来来去去。 如今杜甫旧居的荒基已被苔藓覆盖,无处寻觅,可那如峡川之水般万古流淌的诗句却流传了下来。 姓俞的紫芝先生的后人居住在澄江,用琼茅搭建屋宇,窗户是用青竹做成的。 到了深夜,南墙之外古寺的塔铃仿佛在低语,有两只白鹤飞到这里栖息。 你向我索要新作来抒写你的志趣,我打开书卷,悠然间便涌起了幽远的情思。 我曾经花了十年时间想在山中找个住处,却一直没能像杜甫那样拥有瀼西的一块地。 即便我像当年潇洒风流的严武幕府老参谋那样有情趣,可在生活资财的供给上,应该也没有像杜甫好友贤明的录事参军那样的人来帮助我。 希望你能分借我半间如云般清幽的屋子,等到好日子的时候,我定会带着茶具前来。
关于作者
宋代陆文圭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征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为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