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节之衡之两舍人入燕

龙驹凤雏两陆子,并驾秋风鞭𫘧駬。 老眼一见失惊喜,定知乃翁元不死。 生子真足慰人心,景升诸儿豚犬耳。 满朝誉翁不容口,世禄固应传不朽。 为官岂计多得钱,取印终须大如斗。 我是韩家十八郎,里中曾拜北平王。 碧梧停鹄已飞去,玉雪娟娟今在傍。 往事伤怀泪如水,矻矻穷年吾老矣。 欲追霞佩小颉颃,手倦束书携不起。

译文:

这就像是有两匹如龙驹凤雏般出色的骏马,那便是陆家两位舍人,他们在秋风中并驾齐驱,好似驾驭着传说中能日行千里的骏马𫘧駬。 我这双老眼乍一见到他们,又惊又喜,瞬间就认定他们的父亲虽然可能故去,但他的精神和血脉在这两个孩子身上得到了延续,感觉他好像并未真正离去。 生这样出色的儿子,真的足以慰藉人心啊。想想刘表的那些儿子,和他们比起来,就如同猪狗一般平庸。 满朝上下都对他们的父亲赞誉有加,不绝于口。这样的世家福泽和荣耀,本就应该代代相传,永不磨灭。 当官哪里是为了多赚钱呢?为官之人终究要有远大的志向,像晋代的周凯那样能得到大如斗的印信才好。 我就像是韩家的十八郎韩湘子,从前在乡里也曾拜见过像北平王马燧那样的贤达。 曾经那些如碧梧上停歇的鹄鸟般美好的人与事,都已经消逝远去,如今只有这如玉似雪般美好的陆家二子陪伴在身旁。 回忆往事,心中满是伤感,泪水止不住地流。我一年到头都辛勤劳作,如今已经老了。 我本想追随他们的脚步,和他们一起在仕途上并肩前行,可我双手无力,连捆扎好的书籍都拿不起来,只能望而兴叹了。
关于作者
宋代陆文圭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征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为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