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止奔牛堰,始识丹阳车。 规制殊草草,力不任驰驱。 淮安距宿迁,代之牛与馿。 轩盖乃差大,双轮夹一舆。 𬨂衡𫐐𫐄轸,名物与古殊。 梓人不知经,多以方言拘。 输载亦稍丰,日行百里余。 御者非王良,陧杌不安车。 蒲轮召申公,养老宜徐徐。 干禄以为荣,愧我非纯儒。 小儿问金根,其制复焉如。 舆服汉最详,具载班范书。 慎勿似韩昶,问学当勤渠。
车
译文:
我乘坐的船停在了奔牛堰,这才见识到了丹阳的车。
丹阳车的制作十分粗糙草率,车子的动力根本无法支撑它快速行驶。从淮安到宿迁,人们用牛和驴来拉车。这种车的车厢篷盖比丹阳车稍大一些,是双轮夹着一个车厢。
车上的各种部件如𬨂、衡、𫐐、𫐄、轸等,名称和样子与古代的车子大不相同。造车的工匠不懂得经典记载,大多受到方言俗语的局限。
这种车装载量稍微多一些,一天能行驶一百多里路。驾车的人又不是像王良那样的高手,车子行驶起来摇摇晃晃很不稳定。
当年用蒲轮的车子去征召申公,是为了让他安稳舒适,体现对老人的尊重,所以要慢慢行驶。我为了追求俸禄而奔波,实在惭愧自己不是纯粹的儒者。
小孩子问我金根车是什么样的,它的形制究竟如何呢?汉朝对于车舆服饰的记载最为详细,都写在班固的《汉书》和范晔的《后汉书》里。
千万不要像韩昶那样不求甚解,做学问应当勤奋努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