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黄河舟子作难久之乃渡

四渎水中大,寻源河最长。 未必通汉津,支机事荒唐。 导流始积石,以西入要荒。 龙门久东狭,横溃走徐梁。 奔流俟其定,势可一苇航。 我来桃源渡,浑浑流浊黄。 舣舟不肯济,奈此黄帽郎。 石濑投千金,贞女可怜伤。

译文:

在天下的四条大河里,黄河是最大的,探寻它的源头会发现它是最长的河流。 传说有人沿着黄河能通到天河,还拿到了织女的支机石,这未必是真的,这种事情实在是荒唐。 大禹治水时引导黄河水是从积石山开始的,积石山以西就进入了偏远荒蛮之地。 黄河向东流到龙门后河道长久以来变得狭窄,河水常常冲破堤岸,泛滥到徐州和梁州一带。 等到黄河奔腾的水流平稳下来,那情势下就可以乘着一片苇叶般的小船渡河了。 我来到桃源这个渡口,只见黄河水浩浩荡荡,一片浑浊的黄色。 船夫把船靠在岸边不肯渡我过河,这撑船的船夫真让人无可奈何啊。 当年有人在石濑这个地方投下千金想求女子渡河,那守贞的女子没答应,真是令人心生怜惜和感伤。
关于作者
宋代陆文圭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征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为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