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上元喜晴孤坐怀旧二十韵

少年意气凌嵩华,尚记京城逢午夜。 璧月琼枝彩凤飞,银花铁锁金鳌跨。 楼台上下沸笙韶,巷陌东西暗兰麝。 樗蒲百万不供掷,美酒十千宁论价。 狂游但恐星河曙,醉卧不知风露下。 悠悠人世半悲欢,忽忽天时更代谢。 蚁国惊心城郭非,蜃楼转眼烟云化。 微生幸尔脱干戈,暮年聊此依桑柘。 每当佳节强逢迎,忽思往事还惊咤。 新年半月雨不止,此夕一晴天所借。 草市冬冬村鼓閙,竹簷烂烂华灯挂。 颠狂社舞喧戏剧,落魄儒冠寄嘲骂。 亦知陋俗多浮薄,尚喜疲甿少闲暇。 先生清坐懒出门,诸少并游惟守舍。 虽无画烛千炬围,犹有残梅一枝亚。 孤灯隠隠耿相照,疏影离离淡如画。 划尔喧风扑短檠,炯然霁月明虚榭。 百念无营冷似灰,一闲有味甘如蔗。 已拚暮境渔樵侣,独忆平生诗酒社。 白云霭霭隔江山,可惜无人谈旧话。

译文:

我年少的时候意气风发,豪情壮志能凌驾于嵩山和华山之上。还记得在京城时遇到的那个上元节的午夜。 天空中皎洁的月亮好似璧玉,华美的树枝间仿佛有彩凤在飞舞;街头巷尾烟花绽放如银花般绚烂,铁锁横陈,还有那巨大的鳌山灯彩横跨街道。 楼台上下,笙箫之声沸腾热闹;大街小巷,弥漫着幽幽的兰麝香气。 赌博时一掷百万都不在话下,美酒即便价值十千也从不计较价钱。 纵情游乐只担心星河破晓,醉倒而卧也不知风露悄然落下。 悠悠的人世,一半是悲欢离合。时光匆匆流转,四季更替变换。 曾经的繁华如梦,就像蚁国一般,转眼间城郭已非昔日模样;又如同蜃楼,眨眼间就化作了烟云。 我这一生幸运地逃脱了战火的劫难,到了暮年只能暂且依靠着故乡的桑柘生活。 每到佳节,我也会勉强打起精神去参与庆祝活动,但一想起往事,还是会感到惊愕。 新年过了半月,雨一直下个不停,今晚这晴朗的夜空,仿佛是上天特意恩赐的。 乡村集市上,咚咚的村鼓声喧闹不已,竹檐下,明亮的华灯高高挂起。 癫狂的社舞表演热闹非凡,戏剧演出也喧嚣嘈杂,而我这个落魄的读书人只能寄身其中,任人嘲骂。 我也知道这些乡间习俗大多浅薄浮泛,但看到疲惫的百姓能有片刻闲暇,还是感到欣慰。 我静静地坐着,懒得出门,年轻人都结伴游玩去了,只留我守着屋子。 虽然没有成千上万的画烛环绕,但还有一枝低垂的残梅相伴。 孤独的灯光隐隐约约,与我相互映照,梅花的疏影错落有致,淡雅如画。 突然,一阵喧闹的风扑向我的短灯檠,明亮的月光洒在空荡荡的楼阁上。 我心中毫无杂念,冷得像灰烬一般,但这一份闲适却如甘蔗般甘甜。 我已经打算在暮年与渔樵为伴,只是独自怀念着平生那些诗酒相交的朋友。 白云霭霭,隔断了江山,可惜身边没有一个人能和我谈论往日的故事。
关于作者
宋代黎廷瑞

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