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首 其一

后稷播百谷,粒兹阻饥人。 新苗化为旧,旧种还为新。 万代一粒传,何尝失其真。 君看田中秋,穗穗上古春。 太极生天地,同是有吾身。 吾身千世前,亲见羲与神。 不失赤子心,是即无怀民。 云胡逐颓运,浇浮散其贞。 良苗不自殖,甘与荑稗伦。 勉哉耕我田,岁晚收陈陈。

译文:

后稷教导人们播种各种谷物,让大家有粮食吃,从而摆脱饥饿。田里新长出来的禾苗,会逐渐成熟衰老成为旧的;而收获的旧种子,又可以再次播种,生出新的禾苗。 这粮食的种子历经万代,却始终能保持它原本的特性,一代一代传递下来,从未失去其本质。你看那秋天田野里的稻穗,它们虽然长在当下,但似乎带着上古春天时那最初的生机与品质。 就像太极衍生出天地万物一样,我们每一个人也在这天地间诞生。其实,我们的生命在千世之前就已经开始流转,说不定还亲眼见证过伏羲和神农的时代呢。 要是能一直保持像婴儿般纯净、善良的本心,那我们就如同生活在无怀氏时代的淳朴百姓一样了。可为什么如今人们却随着世风日下,变得浮躁虚华,丧失了自己原本的纯真和坚贞呢? 这就好像优良的禾苗不懂得好好生长,甘愿和那些稗草之类的杂草混在一起。所以啊,大家要努力耕种好自己心田里的“田地”,到了年岁将尽的时候,才能收获那如同陈谷一样,虽历经岁月却依旧珍贵的美德与智慧。
关于作者
宋代黎廷瑞

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