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儿

落日古道傍,依依闻哭声。 云是田舍儿,垂髫才九龄。 前母久已没,后母无复情。 饥寒夙所更,驱役不得停。 甫课南山樵,又督西畴耕。 早汲或至晏,夕舂恒达明。 曾何少懈怠,动辄遭笞刑。 斑斑肤无完,恍恍神不宁。 命也可奈何,怨辞安敢形。 但愿后母心,回慈念孤生。 迟我齿力壮,与母供使令。 余闻重叹息,为汝双涕零。 凭谁弦履霜,弹与汝母听。

译文:

夕阳西下,在古老的道路旁,隐隐约约传来阵阵哭声。打听之后得知,这哭泣的是个农家小孩,他才刚刚九岁,头发还垂在额头。 他的生母早已离世,继母对他毫无亲情。这孩子早早便尝尽了饥寒之苦,还被继母驱使干活,一刻都不得停歇。刚刚才要求他到南山去砍柴,接着又督促他到西边的田地里去耕种。早上出去打水,常常要到很晚才回来;晚上舂米,往往一直干到天亮。他哪里敢有一点儿懈怠,稍有不慎就会遭到继母的鞭打。他身上伤痕累累,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整天神情恍惚,心神不宁。 他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命,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心中即便有怨恨,也不敢表现出来。只希望继母能回心转意,对他这个没娘的孩子多一些慈爱。他想着等自己年纪再大些,力气也壮实了,就可以好好地侍奉继母,听从她的使唤。 我听了这些,忍不住重重地叹息,为这孩子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真希望有谁能弹奏一曲《履霜操》,弹给这个孩子的继母听听,让她能有所醒悟。
关于作者
宋代黎廷瑞

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