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幢山寻黄提刑震旧避地处

甬东寺里逢陈若,双袖龙钟行带索。 问知黄公旧避逃,宝幢山下坐丛薄。 日惟一食祷先灵,不愿拾得不死药。 仰天呼号得正终,一往不复至城郭。 公初著书女立旁,公死母亡家濩落。 子为户曹取公女,欲叙因由无与语。 得来与子行林莽,月落山空识其处。

译文:

在甬东寺里我遇到了陈若,他两袖沾满泪水,破破烂烂,腰间还系着草绳,脚步蹒跚。 我向他打听,才知道黄提刑震昔日避难的事情。他曾在宝幢山下,藏身于丛生的草木之中。 那时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常常祈祷祖先的神灵,他并不想求得什么长生不死的仙药。 他仰天悲号,最后得以正当地结束一生,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城郭。 黄公当初著书的时候,女儿就站在身旁。后来黄公去世,母亲也离开了人世,家道就此衰落破败。 有个担任户曹的人娶了黄公的女儿,可我想详细了解事情的缘由,却无人可以诉说。 如今我和你一同在山林草莽中行走,等月亮落下,山峦空旷,终于找到了黄公当年避难的地方。
关于作者
宋代谢翱

谢翱(一二四九~一二九五),字臯羽,自号晞髪子,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徙浦城(今属福建)。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文天祥开府延平,署咨事参军。文天祥兵败,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与遗民故老方凤、吴思齐、邓牧等多有交接,名其会友之所曰汐社,义取“晚而有信”。元成宗元贞元年卒于杭州,年四十七。著有《晞髪集》、《西台恸哭记》、《天地间集》等。事见《晞髪集》附录方凤《谢君臯羽行状》、吴谦《谢君臯羽圹志》,《宋季忠义录》卷一一有传。 谢翱诗,第一至五卷以明弘治唐文载刻本为底本,校以明嘉靖程熙刻本(简称程本)、清康熙平湖陆大业刻本(简称陆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第六卷以陆大业刻《近稿杂诗》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晞髪遗集》(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