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章见月食

縠州见月如鱼口,沬聚痕消暗窗牖。 鄞城见月如破臼,弃药含垢挂南斗。 龙蛇伏气诸脑空,水中睡失群阴母。 其间海禽独夜啼,黑云赴海同奔犀。 市人识母不识父,击柝摧扉救月死。 况值蕤宾月十五,干神附甲支在子。 孤子哀吟离楚尾,泪落荒江吊南纪。 犹忆秦淮哭日年,不敢仰视看盆水。

译文:

在縠州看到月亮,它就像鱼的嘴巴一样,月面上光影聚散,那痕迹时而显现又时而消失,隐隐约约地映照着昏暗的窗户。 到了鄞城,月亮看上去好似破碎的石臼,仿佛是被人丢弃一旁,沾染着污垢,孤零零地挂在南斗星附近。 龙蛇之类的神灵仿佛都蛰伏起来,失去了生气,众多星宿也都黯淡无光。月亮就如同水中沉睡的太阴之母,仿佛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在这一片寂静中,只有海边的禽鸟在深夜里独自悲啼,那滚滚的黑云朝着大海涌去,就像一群奔跑的犀牛一样势不可挡。 街市上的人们只知道月为阴(母),却不知与之对应的阳(父),他们敲着梆子、撞开房门,想要拯救那即将消逝的月亮。 况且此时正值农历五月十五,按照干支推算,日于神附甲,月支在子。 我这个孤独的游子在远离故乡的地方哀伤地吟唱,泪水滴落在荒凉的江水中,凭吊这南方的大地。 我依然还记得在秦淮河边为国家灭亡痛哭的那些日子,那时悲伤至极,连低头看着盆中的水倒影出的月影都不敢。
关于作者
宋代谢翱

谢翱(一二四九~一二九五),字臯羽,自号晞髪子,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徙浦城(今属福建)。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文天祥开府延平,署咨事参军。文天祥兵败,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与遗民故老方凤、吴思齐、邓牧等多有交接,名其会友之所曰汐社,义取“晚而有信”。元成宗元贞元年卒于杭州,年四十七。著有《晞髪集》、《西台恸哭记》、《天地间集》等。事见《晞髪集》附录方凤《谢君臯羽行状》、吴谦《谢君臯羽圹志》,《宋季忠义录》卷一一有传。 谢翱诗,第一至五卷以明弘治唐文载刻本为底本,校以明嘉靖程熙刻本(简称程本)、清康熙平湖陆大业刻本(简称陆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第六卷以陆大业刻《近稿杂诗》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晞髪遗集》(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