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草词

髑髅起语鸱叫啸,山精夜啼楚王庙。 渡淮风雨八千人,叱咤向天成白道。 身经百战转危亡,很籍悲歌出汉堡。 夜帐天寒抱玉泣,血变草青烟晓湿。 他年辟仇春草生,吴中草死无妾名。 自从为草生西楚,得到吴中犹楚舞。

译文:

这诗描绘了一段与项羽、虞姬相关的悲壮历史,以下是翻译: 那死去之人的头骨仿佛突然开口说话,鹞鹰在一旁发出凄厉的啸叫,山中的精灵也在夜晚于楚王的庙宇中悲啼。当年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过淮河,一路风风雨雨,他一声怒吼叱咤风云,似能在天空中踏出一条白色的道路。 项羽身经百战,局势却逐渐从胜利转向危亡,他满怀愤恨地唱起悲歌,走出了垓下的堡垒。寒夜中,在营帐里,虞姬怀抱美玉哭泣,她的血泪洒在地上,化作了青青的虞美人草,在清晨的湿烟中摇曳。 多年前,项羽为了躲避仇家四处奔走,那时春草正生机勃勃。可到了吴中,虞姬逝去,世间再无她的芳名流传。自从化作虞美人草生长在西楚大地,就算到了吴中,这草舞动的姿态,也仿佛还带着当年西楚歌舞的韵味。
关于作者
宋代谢翱

谢翱(一二四九~一二九五),字臯羽,自号晞髪子,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徙浦城(今属福建)。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文天祥开府延平,署咨事参军。文天祥兵败,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与遗民故老方凤、吴思齐、邓牧等多有交接,名其会友之所曰汐社,义取“晚而有信”。元成宗元贞元年卒于杭州,年四十七。著有《晞髪集》、《西台恸哭记》、《天地间集》等。事见《晞髪集》附录方凤《谢君臯羽行状》、吴谦《谢君臯羽圹志》,《宋季忠义录》卷一一有传。 谢翱诗,第一至五卷以明弘治唐文载刻本为底本,校以明嘉靖程熙刻本(简称程本)、清康熙平湖陆大业刻本(简称陆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第六卷以陆大业刻《近稿杂诗》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晞髪遗集》(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