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钗叹

刑徒鬼火去飘忽,息妇堆前殡齐发。 白烟泪湿樵叟来,拾得慈献陵中髪。 青长七尺光照地,髪下宛转金钗二。 持归薰沐置高堂,包裹恐为神所将。 妻儿朝拜复莫拜,冉冉卧病不得瘥。 省知天物厌凡庸,夜送白龙潭水中。 扣头却顾祈免死,永入幽宫伴龙子。

译文:

那些被当作刑徒驱使去盗墓的人,他们的鬼火飘忽不定地闪现着。在息妇堆前,齐整的殡宫都被挖掘开来。 一位流着泪、身上带着哀愁的白发老樵夫从这里路过,他在曾经的慈献陵中捡到了一缕头发。 这头发乌黑油亮,足足有七尺之长,散发的光泽照亮了地面,头发下面还伴着两支精致的金钗。 老樵夫把头发和金钗带回家,先是熏香沐浴后郑重地将它们安置在高堂之上,小心包裹起来,生怕被神灵取走。 他的妻儿每天早晚都对着这头发和金钗虔诚地朝拜,可不久后老樵夫却慢慢卧病在床,病情始终不见好转。 他这才明白,这本属于上天的宝物是厌恶凡夫俗子来拥有它的。于是在夜里,他来到白龙潭,把头发和金钗投入了潭水中。 他对着潭水磕头,回头张望,祈求神灵免去自己的死罪,愿意从此永远进入这幽深的水潭,去陪伴那潭中的龙子。
关于作者
宋代谢翱

谢翱(一二四九~一二九五),字臯羽,自号晞髪子,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徙浦城(今属福建)。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文天祥开府延平,署咨事参军。文天祥兵败,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与遗民故老方凤、吴思齐、邓牧等多有交接,名其会友之所曰汐社,义取“晚而有信”。元成宗元贞元年卒于杭州,年四十七。著有《晞髪集》、《西台恸哭记》、《天地间集》等。事见《晞髪集》附录方凤《谢君臯羽行状》、吴谦《谢君臯羽圹志》,《宋季忠义录》卷一一有传。 谢翱诗,第一至五卷以明弘治唐文载刻本为底本,校以明嘉靖程熙刻本(简称程本)、清康熙平湖陆大业刻本(简称陆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第六卷以陆大业刻《近稿杂诗》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晞髪遗集》(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