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眉亭

秦赭凿填石,不受鞭箠考。 零落楚江浒,相峙矗三岛。 穿松得细径,据一陵二小。 奔流浩浩来,五色烂华藻。 至宝地不惜,绝境天所造。 谁言两蛾黛,功夺京兆巧。 终朝对颦蹙,似为今古恼。 然犀矶沉沉,跨鲸月皎皎。 丝纶三千丈,蒙冲百万櫂。 天风吹过梦,多忧只空老。 今者吾与子,所惬在幽讨。 供帐莫匆匆,槃觞从草草。 雅琴鼓一再,领此风日好。 临崖发清啸,倚树或颠倒。 礼存玉帛外,纵弛或一道。 兴极不知归,白鸥破晴昊。

译文:

秦始皇曾想驱赶石头填海,用鞭子抽打石头,可石头却不服从驱使。那些石头散落在楚江边上,相互对峙着,宛如矗立的三座岛屿。 穿过松树林,找到了一条小径,站在其中一座较高的岛上,俯视另外两座稍矮的岛。奔腾的江水浩浩荡荡地涌来,水面波光粼粼,五彩斑斓,好似华丽的文藻。 如此珍贵的宝地,大地毫不吝啬地呈现出来,这绝妙的景致分明是上天特意造就的。谁说这两座如同蛾眉般的山峰,比不上京兆尹精心描绘的蛾眉,那天然的秀丽远胜人工巧绘。 它们整日眉头紧锁,似乎在为古往今来的诸多事情而烦恼。矶石之下深不可测,仿佛潜藏着神秘的力量,而月光皎洁,好似仙人跨着鲸鱼遨游天际。 这里可以想象有三千丈长的钓丝,也仿佛能看到百万艘战船的船桨在划动。天风拂过,将梦境吹散,人若是总是忧心忡忡,只会白白地衰老。 如今我和你,最惬意的事情就是在这里探寻这清幽的美景。不要匆忙地布置供帐,杯盘酒菜简单一些也无妨。弹奏一两曲高雅的琴音,好好享受这风和日丽的美好时光。 面对悬崖发出清越的啸声,倚靠在树上甚至有些忘形地东倒西歪。礼仪并非只拘于玉帛往来这些形式,适当的放纵或许也是一种生活之道。 兴致到了极点都忘记了回去的时间,直到洁白的海鸥划破晴朗的天空,才如梦初醒。
关于作者
宋代白珽

白珽(一二四八~一三二八),字廷玉,号湛渊、栖霞山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理宗景定元年(一二六○)入太学。度宗咸淳中以诗著,与同邑仇远合称仇白。宋亡,以教授生徒为业。后以荐为太平路学正,历常州路教授、江浙等处儒学副提举,以兰溪州判官致仕。元文宗天历元年卒,年八十一。有《湛渊集》八卷,已佚。清杭州沈崧町辑为一卷。事见本集附录明宋濂《湛渊先生白公墓志铭》。 白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