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笔工沈秀荣

吾家歙石锋芒出,不但挫墨亦挫笔。 老懒作事苦不多,一笔才供两三日。 近知沈子艺希有,洗择圆齐易入手。 不论兔颖与羊毛,染墨试之能耐久。 礼乐三千成昨梦,秃笔何止十八瓮。 长枪大剑正当时,毛锥子者直安用。 金渊万家籍百儒,学书用笔人岂无。 管城欲重连城价,请携椽笔游江湖。

译文:

我家里歙州产的砚台锋芒毕露,它可不只是磨墨时厉害,对毛笔也损耗很大。我年纪大了又懒散,做的事情本来就少,一支笔才用个两三天就不行了。 最近我知道沈先生你技艺十分高超,你制作的毛笔,笔毫经过精心挑选、清洗,笔锋圆润整齐,用起来特别顺手。不管是用兔毛还是羊毛制作的毛笔,蘸上墨书写,都非常耐用。 过去学习礼乐、著书立说的时光已经成为了过去的梦,曾经用坏的秃笔恐怕都不止十八瓮了。如今正是长枪大剑派上用场的时候,这小小的毛笔又有什么用呢? 金渊这个地方有上万户人家,还有上百名读书人,学习书法需要用笔的人难道会少吗?你这制笔的手艺如此精湛,要是想让你的毛笔身价如同连城美玉一般,那就带着你的好笔去闯荡江湖吧。
关于作者
宋代仇远

仇远:(1261-?) 字仁近,一字仁父,号山村民,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咸淳间,以诗名。元大德九年 (1305),尝为溧阳教授,官满代归,优游湖山以终。著有《兴观集》、《金渊集》及《无弦琴谱》。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