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虞师宪赴延平书院山长

我师文靖公,一传子朱子。 佩服中庸书,静中识根柢。 秋月湛冰壶,莹彻无瑕滓。 延平建精舍,盛德宜世祀。 君往坐臯比,文行成粹美。 秋风送书船,南上二千里。 讶君来何暮,衿佩争倒屣。 鸣道铎方振,问字酒已俟。 九京如可作,文靖公亦喜。 予友有黄功,昔分教于此。 颇知文风盛,十室九儒士。 是行若登仙,剑气炯青紫。 只恐席未温,思归慕园绮。

译文:

我的老师是文靖公,他的学问一脉相承传给了朱子。朱子潜心钻研《中庸》之书,能在宁静中体悟到学问的根本。他的品格如同秋月映照在冰壶之中,晶莹透彻没有一点瑕疵。 延平修建了精美的书院,如此盛大的德业应当世代祭祀纪念。你前往那里讲学授课,文章和品行都十分纯粹美好。秋风之中,你乘坐着载满书籍的船只,向南远行二千里。学子们定会惊讶你来得这么晚,纷纷热情地出来迎接你。 你弘扬圣道的声音刚刚响起,那些好学来请教的人早已准备好了美酒等待着你。倘若九泉之下的先人们能够复生,文靖公也会为此感到欣喜。 我的朋友黄功,过去曾在这里任教。我从他那里知道这里文风昌盛,十户人家中有九户都是读书之人。你这次前往就如同登仙一般,就像宝剑的光芒闪耀着青紫色的光辉。 只是怕你在那里的座位还没坐热,就会像园公和绮里季一样,思念归隐田园的生活。
关于作者
宋代仇远

仇远:(1261-?) 字仁近,一字仁父,号山村民,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咸淳间,以诗名。元大德九年 (1305),尝为溧阳教授,官满代归,优游湖山以终。著有《兴观集》、《金渊集》及《无弦琴谱》。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