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古行

苍梧之南湘水头,烟波逐客增离忧。 重瞳孤坟閟白日,双娥贞佩摇清秋。 江空夜闻鬼对泣,泣罢仍为鼓瑶瑟。 瑟声渐杳江声长,丹枫坠影天霜白。 临江被髪招帝魂,拔剑欲断东流奔。 东流无穷帝不返,呜呼薄俗无由敦。

译文:

在苍梧山的南边、湘江的源头之处,那弥漫的烟波让被贬逐的人心中的离愁别绪更加浓重。 舜帝那有着重瞳的英灵长眠在孤寂的坟墓中,仿佛被隔绝于白日的光明之外;娥皇、女英两位仙子佩戴的玉佩,在清冷的秋景中轻轻摇曳。 在空寂的江面,夜晚能听到鬼魂相对哭泣,哭泣完了,它们又弹奏起了瑶瑟。 瑟声渐渐消失,而江水的声音却悠长不绝,经霜的枫叶飘落,天色变得如霜般洁白。 有人临江披散着头发,呼唤着舜帝的魂魄归来,甚至拔剑想要斩断那奔腾向东的江水。 可是江水滔滔无穷无尽,舜帝却再也没有回来。唉,如今这浅薄的世风,不知何时才能变得敦厚淳朴啊。
关于作者
宋代于石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岩,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为《紫岩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