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雨

六月不雨至七月,草木脆干石欲裂。 方士画符如画鸦,呵叱风伯鞭雷车。 九天云垂海水立,骄阳化为雨三日。 万口竞夸方士灵,彼亦自谓吾符神。 谁知水旱皆天数,贪天之功天所恶。 吾心修德可弭灾,大抵雨从心上来。 桑林自责天乃雨,岂在区区用方士。

译文:

从六月开始一直到七月,都没有下过一滴雨。大地上的草木变得干枯脆弱,仿佛轻轻一碰就会折断,就连石头也像是要被这酷热的天气给烤裂了。 那些方士们在纸上画着所谓的符,画出来的符就跟胡乱涂鸦的乌鸦一样,毫无章法。他们一边大声地呵斥着风伯,一边装作挥舞着鞭子驱赶雷车,好像这样就能招来风雨。 说来也巧,没过多久,天空中乌云密布,仿佛从九天之上垂落下来,海水也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推动,波涛汹涌,直立而起。原本炽热的骄阳消失了,紧接着就下起了足足三天的大雨。 看到这雨下了起来,成千上万的人都争着夸赞方士们有灵验的本事,而那些方士们自己也得意洋洋地说,是他们画的符有神奇的功效。 可谁又知道,这水旱灾害其实都是由上天注定的自然规律,那些方士把降雨的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这种贪天之功的行为可是上天所厌恶的。 在我看来,人们只要诚心修养自己的品德,就可以消除灾祸。因为大抵这降雨其实是和人们内心的德行相关的。 当年商汤在桑林向上天自责自己的过错,上天就降下了甘霖,又哪里是靠这些小小的方士画符来求雨呢。
关于作者
宋代于石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岩,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为《紫岩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