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烧松明火次韵黄养正

银炉炽炭麒麟红,销金帐煖熏笼烘。 爨下有蜡可代薪,笑我夜寒痴坐然枯松。 贫富贵贱何不公,安能排云叫呼天九重。 空怜尔松生抱有用材,不遇匠石梁栋施帡幪。 盘根错节屹立冻不死,凛凛劲气犹足排严冬。 颠崖峭壁人迹绝,闲云流水相冥蒙。 胡为明不能保身,丁丁斧斤山其童。 鹑衣百结缩如猬,地炉拥膝便可闲从容。 当年榷油幸不严汝禁,余用尚及斯民穷。 阳和无声入骨髓,不知夜雪没屋霜横空。 但见蒙蒙香雾霭四壁,红𪸩紫焰明窗栊。 御寒何必裘蒙茸,盎然一室回春风。 何当散作一天煖,坐令四海尽在春风中。

译文:

在那富贵人家的屋内,银色的炉子里炭火熊熊燃烧,映得麒麟形的器具一片通红,那用金线绣饰的帐幕温暖无比,还有熏笼在一旁烘着热气。他们厨房里有蜡烛都能当作柴烧,反观我自己,在这寒夜痴痴地坐着,只能点燃干枯的松木来取暖。 贫富贵贱的差别为何如此不公平啊,我又怎能拨开云雾去呼喊那高高在上的天帝来评评理呢。我只空自怜惜你这松树,生来就有着可以大用的材质,却没遇到像匠石那样的人,把你做成梁栋,让你庇护众生。 你盘绕的树根、交错的枝节,在严寒中屹立而不被冻死,那凛然的刚劲之气,足以抵挡严冬的肆虐。你生长在那陡峭的山崖、险峻的峭壁上,人迹罕至,只有闲云与流水和你相互交融,一片迷茫。 可为何你明明有生机却不能保全自身,被那叮叮当当的斧斤砍伐,使得山林变得光秃。我呢,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破衣服,缩成一团像刺猬一样,但坐在地炉旁,拥着膝盖也能悠闲自在。 当年幸好对松油的专卖管控不那么严格,你才能被我所用,让我这样的穷苦百姓也能受益。这松火带来的温暖,无声无息地渗入我的骨髓,我都没察觉到夜晚的积雪已经没过了屋子,寒霜在天空中弥漫。 只看见那蒙蒙的香雾笼罩着四周墙壁,红亮的火光和紫色的焰苗照亮了窗户。要抵御寒冷何必非得穿着毛茸茸的皮裘呢,这小小的屋子里暖意盎然,仿佛春天又回来了。 什么时候这温暖能散开,化作满天的暖意,让天下四海的人都处在这春风般的温暖之中啊。
关于作者
宋代于石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岩,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为《紫岩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