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

孔明卧隆中,世事若不闻。 草庐两三策,大义固已明。 陶潜晋处士,束带耻屈身。 浩然归去来,把酒惟长吟。 潜鱼游深渊,好鸟鸣高林。 是以古君子,出处各有心。

译文:

诸葛亮隐居在隆中时,仿佛对世间的纷扰之事充耳不闻。他在那简陋的草庐之中,为刘备献上了几条策略,天下的大势和兴复汉室的大义就已经十分明朗了。 陶渊明是晋朝的隐士,他以穿戴官服、弯腰侍奉权贵为耻。于是毅然决然地辞官归乡,过着闲适的生活,手持酒杯,尽情地吟诗抒怀。 就像那潜藏的鱼儿在深深的潭水中自在遨游,喜爱在高枝上栖息的鸟儿在山林间欢快啼鸣。所以自古以来那些品德高尚、有学识的君子,无论是出仕为官,还是隐居山林,都有着自己内心坚守的志向和追求。
关于作者
宋代于石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岩,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为《紫岩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