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洛阳靳都事

铜驼巷陌棘风凉,尚记东都旧帝乡。 甲马营空云气远,杜鹃声老洛园荒。 天开地辟人才出,风起云飞汗竹香。 倘得行窝容我老,春风借地种姚黄。

译文:

在铜驼巷的街道上,带刺的荒草在风中摇曳,透着丝丝凉意,我还记得这里曾经是东都洛阳这旧日帝王所在的地方。 曾经赵匡胤出生的甲马营如今已经空荡寂寥,天空中那片云彩也飘向了远方,杜鹃声声啼叫,仿佛都已显得苍老无力,洛阳的园林如今也是一片荒芜之景。 如今就如同天地开辟那般,新的时代到来,杰出的人才不断涌现,风云变幻,那些建立功业、名载史册的故事令人心生敬仰。 倘若能够有一处可以安身养老的地方,让我度过余生,我想在春风中找块地来种植那名贵的姚黄牡丹。
关于作者
宋代熊禾

熊禾(1247~1312年),字位辛,一字去非,号勿轩,晚号退斋。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建阳崇泰里(今莒口乡)人,世居云谷鳌峰之阳熊墩。幼年颖慧,有志于濂、洛、关、闽之学。访朱熹门人辅广,拜其为师,游浙江,受业于刘敬堂,得朱熹晚年同黄干论学之要旨。登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受任汀州(今属福建)司户参军,颇有政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