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峰几千仞,中有云一龛。 幽幽遯世人,诛茅结为庵。 我尝造其间,追寻极幽探。 山中满兰蕙,谷口罗松杉。 更有药圃畦,种菊杞与甘。 疗疾还延年,未数菊水潭。 百年未云久,涧草空毵毵。 我居北涧北,子住南涧南。 偶然比邻并,妙处谁能参。 古来种菊人,祗言晋陶潜。 当年移南村,北地何所躭。 亦曰素心人,可与共晤谈。 云何舍之去,我怀殊未谙。 八表方停云,处处迷征骖。 何如且归来,理此荒径三。 岁晚永为伴,青松冠前岩。 唐人爱牡丹,末俗亦易酣。 保此霜下杰,毋令涧怀惭。 万古晋征士,可使顽夫廉。 题作柴桑人,纲目书法严。 我欲质巾几,白云满虚簷。
咏菊
译文:
庐山高耸有几千仞,山间有一处云雾缭绕如佛龛般的地方。
那里住着悠然避世的人,割除茅草建造了一座小庵。
我曾经到过那里面,尽力探寻其中幽深的景致。
山中长满了兰蕙香草,谷口罗列着松树和杉树。
还有那药圃成畦,种着菊花、枸杞和甘草。
这些能治疗疾病还能延年益寿,都不用提那传说中的菊水潭了。
百年的时间说长也不长,如今山涧的草儿徒然地茂盛生长着。
我居住在北涧的北面,你住在南涧的南面。
偶然间成了相邻之人,这其中的妙处谁又能参透呢。
自古以来说到种菊的人,只提晋代的陶潜。
当年他从南村迁移,对北方之地有什么留恋呢。
也说他是心地纯洁的人,可以和他一起畅快交谈。
为何又舍弃那里离去,我实在是不太明白他的想法。
天下四方正阴云停滞,处处都让远行的车马迷失方向。
不如暂且归来吧,整理这荒芜的小径。
到了岁暮天寒时永远相互作伴,与前面山岩上的青松一起。
唐代人喜爱牡丹,世俗的风气也容易使人沉醉。
要保全这霜雪中的豪杰(菊花),不要让山涧为它感到羞愧。
万古流芳的晋代征士(陶潜),能让贪婪的人变得廉洁。
称他为柴桑人,史书中的记载笔法严谨。
我想向他询问这些道理,可只有白云布满了空荡荡的屋檐。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