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严廉访十首 其五

春秋得忠臣,炎绍犹有述。 至今十七篇,末学或不识。 干淳有大儒,奏请非不力。 一时欠良遇,志士重嗟惜。

译文:

在春秋时代,涌现出了众多忠臣,他们的事迹在炎兴、绍兴年间依然有人传颂。 到如今,关于那些忠臣事迹记载的十七篇文章,学问浅薄的人或许都不了解。 乾道、淳熙年间有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大儒,他们向朝廷上奏请求重视这些忠臣事迹,所付出的努力可不算小。 只是当时没有遇到好的机遇,这让有志之士对此深感叹息和惋惜。
关于作者
宋代熊禾

熊禾(1247~1312年),字位辛,一字去非,号勿轩,晚号退斋。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建阳崇泰里(今莒口乡)人,世居云谷鳌峰之阳熊墩。幼年颖慧,有志于濂、洛、关、闽之学。访朱熹门人辅广,拜其为师,游浙江,受业于刘敬堂,得朱熹晚年同黄干论学之要旨。登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受任汀州(今属福建)司户参军,颇有政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