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严廉访十首 其三

四海文公书,行世日杲杲。 晚年制作心,三礼重探讨。 质文贵时宜,消长关世道。 烱然百圣心,来哲当有考。

译文:

在这广阔的天下,文公(朱熹)的著作广泛流传,就如同那明亮的太阳一般,光辉日益显著。 文公到了晚年进行著述创作时,尤其重视对《周礼》《仪礼》《礼记》这“三礼”的深入探究。 礼仪制度的质朴与华美,关键在于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世道的兴衰、事物的消长变化,与社会的发展规律密切相关。 文公对“三礼”的探讨等思想,鲜明地体现了古往今来众多圣人的智慧与理念,后世有贤能的人应当对这些进行认真的考察和研究。
关于作者
宋代熊禾

熊禾(1247~1312年),字位辛,一字去非,号勿轩,晚号退斋。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建阳崇泰里(今莒口乡)人,世居云谷鳌峰之阳熊墩。幼年颖慧,有志于濂、洛、关、闽之学。访朱熹门人辅广,拜其为师,游浙江,受业于刘敬堂,得朱熹晚年同黄干论学之要旨。登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受任汀州(今属福建)司户参军,颇有政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