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赵青山同舍 其一

六馆风流不可寻,形骸土木泪痕深。 有时咄咄空书字,俗子宁知我辈心。

译文:

曾经在太学里那充满才情、潇洒自在的风流景象再也无处寻觅了,如今我形如土木,呆立不动,脸上满是深深的泪痕。 有时候我会像晋朝的殷浩一样,一边口中喃喃自语,一边凭空书写着文字来发泄心中的烦闷。那些见识浅陋、只看重世俗利益的人,又怎么能理解我们这些人的内心想法呢。
关于作者
宋代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