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州

绵州八月秋气深,芙蓉溪上花阴阴。 使君唤船复载酒,书生快意仍长吟。 击鼓吹笙欢客饮,脱巾露髪看日沈。 归来不知其所往,但见月高松树林。

译文:

在绵州,八月的秋天已经带着深深的凉意。芙蓉溪畔,芙蓉花盛开,那花朵层层叠叠,在溪岸边投下了一片浓荫。 当地的长官招呼着船夫把船备好,还带上了美酒。而我这个书生,心中畅快,一边尽情享受着这惬意的时光,一边放声长吟诗句。 船上击鼓奏乐、吹笙作乐,大家欢快地举杯畅饮。有人甚至摘下头巾,露出头发,悠闲地看着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 宴会结束后归来,都有点晕晕乎乎不知道走到了哪里。只看到皎洁的月光高高地洒在松树林上。
关于作者
宋代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