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歌二十首 其五

秋风吹雨暗天涯,越鸟巢翻何以家。 岭上万松都斫尽,西湖新路欲排叉。

译文:

秋风裹挟着冷雨,将整个天边都笼罩得一片昏暗。那原本筑巢栖息的越鸟,巢穴被狂风掀翻,它们还能把何处当作自己的家呢? 山岭上那成千上万的松树,如今都被砍伐殆尽。西湖边上,那些新修的道路如同交叉的树枝一般延伸开来。 这首诗中,秋风冷雨、巢翻越鸟以及被砍尽的万松,暗示着南宋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而“西湖新路欲排叉”可能象征着元朝统治者在占领南宋后对当地肆意的建设与改造,体现了作者对南宋灭亡的悲痛和对国家命运的哀伤。
关于作者
宋代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