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汪元量 钱塘 钱塘 4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汪元量 踯躅吞声泪暗倾,杖藜徐步浙江行。 青芜古路人烟绝,绿树新墟鬼火明。 事去玉环沈异域,愁来金盌出佳城。 十年草木都糜烂,留得南枝照浅清。 译文: 我满心悲戚,强忍着哭声,暗自垂泪,拄着藜杖缓缓地在浙江岸边前行。 那古老的道路上长满了杂乱的青草,不见一点人烟;绿树环绕着新建的废墟,鬼火在那里闪烁幽明。 国家的盛事已然过去,就像杨贵妃魂断异域,美好的事物消逝不见;忧愁涌上心头,就如汉武帝的金盌被取出了陵墓,象征着往昔的辉煌不再。 十年来,草木都已腐朽破败,唯有朝南的树枝还倒映在浅浅的清波之中。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