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官舍和王府教

十年牢落走穷荒,万里归来行路长。 坐上佳宾能鼓瑟,窗前细雨好烧香。 武淹某泽常思汉,甫寓鄜州只念唐。 秉烛相看真梦寐,夜阑无语意茫茫。

译文:

这是汪元量被元人掳至北方十年后,南归途中在三衢官舍与王府教的唱和之作。以下是用现代汉语翻译后的内容: 十年来我穷困潦倒,在荒远之地四处漂泊,如今万里迢迢归来,这一路的行程可真是漫长啊。 此刻,座位上的嘉宾正熟练地弹奏着瑟,悠扬的乐声在屋内回荡,窗外细密的雨丝纷纷扬扬,这样的氛围正适合静静地焚一炉香。 我就像当年被囚禁在匈奴的苏武,即便身处困境,心中也始终思念着故国;又如同杜甫困居鄜州时,满心牵挂着唐王朝的命运。 我与友人手持蜡烛,相互对视,感觉这一切就像在梦中一般不真实。夜深了,我们默默无语,心中满是迷茫和怅惘。
关于作者
宋代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