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汪元量 凌歊台 凌歊台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汪元量 百尺凌歊事已非,古碑岩畔上苔衣。 禁园风暖草争发,废殿雨寒花乱飞。 海北天高鹏得运,江南春尽雁知归。 三千歌舞今何处,惟有姑溪遶翠微。 译文: 曾经高达百尺的凌歊台,如今已是物是人非。那古旧的石碑矗立在山岩畔,上面早已布满了青苔,像是披了一层绿衣。 昔日的皇家禁园里,春风温暖,杂草肆意地生长,似乎在争夺着这难得的生机;荒废的宫殿外,寒雨飘零,花朵纷纷扬扬地四处乱飞,一片破败凄凉之景。 在那海的北面,天空高远,大鹏得以凭借风力自由翱翔;而江南的春天已经过去,大雁似乎知晓时节,开始踏上归程。 想当年,台上三千歌姬翩翩起舞、纵情欢歌的盛景如今又在哪里呢?如今只剩下姑溪潺潺流淌,环绕着那翠绿的山峦,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