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台

伊昔李少卿,筑台望汉月。 月落泪纵横,凄然肠断裂。 当时不受死,心怀归汉阙。 岂谓壮士身,中道有摧折。 我行到寰州,悠然见突兀。 下马登斯台,台荒草如雪。 妖氛霭冥蒙,六合何恍惚。 伤彼古豪雄,清泪泫不歇。 吟君五言诗,朔风共呜咽。

译文:

往昔有个李少卿(李陵),筑起高台遥望汉朝的明月。 明月之下他泪水纵横流淌,心中凄楚,肝肠都仿佛断裂了一般。 当时他没有选择赴死,心中一直怀着回归汉朝宫廷的念头。 谁能想到这位壮士的人生,中途遭遇了挫折与变故。 我一路行走到了寰州,不经意间就看到了那座突兀的高台。 我下马登上这座高台,只见高台荒芜,台上的荒草像雪一样洁白。 周围妖邪的雾气昏暗迷蒙,天地之间一片恍惚迷茫。 我为古代那些豪杰英雄的遭遇而伤感,清泪止不住地流。 我吟诵着有关李陵的五言诗,仿佛那凛冽的北风也在一同悲咽。
关于作者
宋代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