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州道中

穷荒六月天,地有一尺雪。 孤儿可怜人,哀哀泪流血。 书生不忍啼,尸坐愁欲绝。 鼙鼓夜达明,角笳竞於邑。 此时入骨寒,指堕肤亦裂。 万里不同天,江南正炎热。

译文:

在这荒远的塞外之地,即便到了六月,地上还积着一尺厚的雪。有个失去双亲的孤儿,实在是让人怜悯,他哀伤地哭泣着,眼泪都仿佛流出血来。 我这个书生强忍着悲痛,不敢放声啼哭,像具没有生气的尸体一样坐着,忧愁到了极点。 战鼓从夜里一直响到天明,号角和胡笳声交织在一起,让人烦闷不已。 此时,寒冷彻骨,手指都要冻掉了,皮肤也裂开了。 同样是一片天下,可相隔万里的地方,景象却大不相同。江南此时应该正处在炎热的天气中呢。
关于作者
宋代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