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汪元量 焦山 焦山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汪元量 焦山寺里白云堆,百尺危楼百尺台。 持咒圣僧漂海去,寻诗闲客渡江来。 雷轰古树蜈公出,日转虚簷燕子回。 案上楞严都好在,昆明又见有新灰。 译文: 焦山的寺庙中,白云好似堆积起来一般,缭绕在周围。那高耸的楼阁有百尺之高,旁边的高台也有百尺之巨,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那些持咒修行的圣僧,已经乘船漂洋过海去了远方修行。而喜爱寻诗觅句的闲适游客,则渡过江水来到这焦山之上。 突然一声惊雷轰响,震得古老的树木瑟瑟发抖,连那深藏在树中的蜈蚣都被惊了出来。太阳缓缓移动,光线照在虚掩的屋檐上,外出觅食的燕子也欢快地飞了回来。 书案上摆放的《楞严经》依旧完好无损地在那里。可这世间却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像当年汉武帝所凿的昆明池,如今又见到新的劫灰,暗示着世事变迁,江山易主。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