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琴师毛敏仲北行 其一

西塞山前日落处,北关门外雨来天。 南人堕泪北人笑,臣甫头低拜杜鹃。

译文:

在西塞山的前面,夕阳正缓缓落下;北关的城门外,天空中飘起了雨。南方的人伤心落泪,而北方的人却在欢笑。我就如同当年的杜甫一样,低着头,恭敬地拜向那啼血的杜鹃。 解析:“西塞山前日落处,北关门外雨来天”描绘出一幅有时间(日落)、地点(西塞山、北关门)、天气(雨来)变化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南人堕泪北人笑”通过南北人不同的表现,鲜明地展现出不同立场人群的态度。“臣甫头低拜杜鹃”中,“臣甫”以杜甫自比,杜鹃在古代诗词意象中常代表着哀伤、故国之思等,这里表达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哀伤以及对故国的深切思念。
关于作者
宋代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