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晓望

城南城北草芊芊,满地干戈已惘然。 燕燕鶑鶑随战马,风风雨雨渡江船。 小儒愁剧吟如哭,老子歌阑醉欲眠。 一夜春寒花命薄,乱飘红紫下平川。

译文:

城的南边和北边,青草长得十分茂盛。然而这大好的景象却被遍地的战火破坏了,看到这满目疮痍的场景,我心中满是怅惘。 天空中,燕子和黄莺在乱飞,它们原本该在宁静的环境中嬉戏,如今却只能伴随着那四处征战的战马。江面上,风雨交加,一艘艘渡江的船只在波涛中艰难前行。 像我这样的小文人,满心都是愁苦,吟诗的时候声音就像在哭泣一样。而那些前辈们,高歌一曲后也沉醉其中,昏昏欲睡。 在这一夜的春寒里,花朵的命运太过悲惨,红的花、紫的花纷纷杂乱地飘落,铺满了平坦的原野。
关于作者
宋代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