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赏梅分韵得观字

老梅百窠霸骚坛,峥嵘铁骨傲岁寒。 千枝万枝冻欲槁,一花两花春尚悭。 愁闻羌雏吼玉笛,羞见公子驮金鞍。 芳魂久嫁逋仙去,怨云恨雨迷孤山。 憔悴独醒者,纳交惟芷兰。 江南穷诗人,鄙哉弟山矾。 甚而含毫吮墨之俗子,或比之粉面之何郎、玉肌之阿环。 梅花酷怕渠点涴,所以未破冰雪颜。 与其玉堂兮金屋,孰若竹篱茅舍幽且闲。 与其状元兮宰相,孰若收香敛华林壑间。 逆知梅意同我意,诗人合作如是观。

译文:

在南山赏梅,大家分韵作诗,我得到了“观”字来押韵,于是写下这首诗。 那上百棵老梅树,堪称诗坛霸主,它们那峥嵘的铁骨,在岁寒中傲然挺立。千万条梅枝被冻得快要干枯了,可仅仅才开了一两朵花,春天似乎还十分吝啬。 我满心忧愁地听着那北方少年吹奏的玉笛,笛声中满是哀伤;又羞于看见那些骑着金鞍宝马的公子。梅花的芳魂早已许配给了林逋先生,那些忧愁哀怨的云雾,笼罩着孤山。 有一位面容憔悴却清醒独立的人,他只与芷草、兰花交朋友。江南那些穷困的诗人,竟看不起山矾花。更有甚者,那些拿着毛笔、吮着墨汁的庸俗之人,竟把梅花比作粉面的何晏、玉肌的杨贵妃。 梅花非常害怕被他们玷污,所以还未绽放那冰雪般的容颜。与其被安置在玉堂金屋之中,还不如生长在竹篱茅舍旁,清幽又闲适。与其成为状元宰相,享受荣华富贵,还不如收敛芳华,隐居在山林沟壑之间。 我猜想梅花的心意和我的心意是一样的,诗人也应该这样去看待梅花啊。
关于作者
宋代赵必𤩪

赵必𤩪(一二四五~一二九五),字玉渊,号秋晓,东莞(今属广东)人。宋宗室。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初任高要尉,历摄知四会县、南康丞。帝昺祥兴元年(一二七八),文天祥开府惠州,辟为摄惠州军事判官兼知录事。宋亡,隠居乡之温塘村,足迹不入城市。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卒。有《复瓿集》。事见本集末附志传、行状。 赵必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道光十年诗雪轩刻《秋晓先生复瓿集》(简称诗雪轩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