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隠梅外二先生祠堂

一瓣瞻祠像,形癯道自腴。 衣冠千载事,功力廿篇书。 老竹秦四皓,寒梅汉二疏。 纷纷麟阁画,章服裹猴狙。

译文:

我怀着虔诚之心,手持一瓣香瞻仰着二位先生的祠堂画像。他们身形清瘦,然而道德学问却十分丰厚。 他们身着的衣冠,承载着千年以来的文化与精神之事。他们所著的二十篇文章,蕴含着深厚的学问和功力。 那古老的竹子,就如同秦朝的商山四皓一样高洁;那凌霜的寒梅,恰似汉代的疏广、疏受二位贤士一般清逸。 反观那些纷纷被画在麒麟阁上的人,他们穿着华美的官服,可实际上却像穿着衣服的猴子一样,徒有其表,没有真正的才德和品行。
关于作者
宋代赵必𤩪

赵必𤩪(一二四五~一二九五),字玉渊,号秋晓,东莞(今属广东)人。宋宗室。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初任高要尉,历摄知四会县、南康丞。帝昺祥兴元年(一二七八),文天祥开府惠州,辟为摄惠州军事判官兼知录事。宋亡,隠居乡之温塘村,足迹不入城市。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卒。有《复瓿集》。事见本集末附志传、行状。 赵必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道光十年诗雪轩刻《秋晓先生复瓿集》(简称诗雪轩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