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足轩中试墨

濴河无复见龙马,车子鉏商乃获麟。 虞夏不存暴易暴,诗书何罪秦又秦。 古来尚有拏舟者,今世那无伐木人。 天地闭时应且隠,确乎不拔为潜鳞。

译文:

如今,再也看不到濴河中有龙马出现,那曾是祥瑞的象征;而孔子的时代,鲁国的樵夫鉏商却捕获了麒麟,这也被视为不祥之兆。 虞舜、夏禹那样贤明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后世王朝更替不过是用暴力取代暴力;诗书经典又有何罪过呢,却遭遇了秦朝那样的焚书之祸,历史似乎在不断重演这样的悲剧。 自古以来,就有像严子陵那样驾着小船,远离尘世、隐居避世的人;在当今这个时代,又怎会没有像伯夷、叔齐那样隐居山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伐木人”呢? 当天地闭塞、世道黑暗的时候,就应该暂且隐居起来,像潜藏在深渊中的鱼儿一样,坚守自己的志向,坚定不移。
关于作者
宋代丘葵

丘葵(一二四四~一三三三)(生年据本集《周礼补亡序》泰定甲子〔元年〕年八十一推定),字吉甫,自号钓矶,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早崇朱熹之学,亲炙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宋亡,杜门不出,与谢翱、郑思肖有“闽中三君子”之称。元泰定间御史马祖常荐,征聘不出。卒年九十。有《钓矶诗集》、《周礼补亡》等。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丘葵诗,以清抄《丘钓矶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道光二十六年汲古书屋刻《钓矶诗集》(简称汲本,藏南京图书馆,诗较底本有缺有多)。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