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梅林颜宗之

阳峰一别十余载,今日南关始见君。 龟范马图俱寂寂,兽蹄鸟迹正纷纷。 官名已逸归郯子,竹纪终须入汲坟。 造物无情余辈老,后生谁可托斯文。

译文:

从阳峰那次分别后,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今天在南关这个地方我才终于又见到了你。 过去象征着祥瑞、蕴含着高深学问的龟范马图(古代神秘的图案,代表着某种规律和智慧)如今都无人问津、冷冷清清,而世间像兽蹄鸟迹一样杂乱无章、没有价值的东西却纷纷扰扰地充斥着。 那些曾经有地位、有名声的人,就像官职名讳已经渐渐被人遗忘的郯子(郯子曾以贤能著称,但随着时间流逝,他的具体事迹和名声可能不再被众人熟知),而那些珍贵的像竹纪(记载历史的竹简)一样的文化,终究会像汲冢书(西晋时期从汲郡古墓中发掘出的大量古代竹简)那样被埋没在历史的深处。 造物主真是无情啊,让我们这些人都渐渐老去了,可这之后的年轻一辈里,又有谁能够托付传承这珍贵的文化和斯文呢。
关于作者
宋代丘葵

丘葵(一二四四~一三三三)(生年据本集《周礼补亡序》泰定甲子〔元年〕年八十一推定),字吉甫,自号钓矶,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早崇朱熹之学,亲炙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宋亡,杜门不出,与谢翱、郑思肖有“闽中三君子”之称。元泰定间御史马祖常荐,征聘不出。卒年九十。有《钓矶诗集》、《周礼补亡》等。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丘葵诗,以清抄《丘钓矶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道光二十六年汲古书屋刻《钓矶诗集》(简称汲本,藏南京图书馆,诗较底本有缺有多)。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