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汝翔晚行

偶值忘形友,田间步晚晴。 四围山木合,一片夕阳明。 倚杖数归翮,隔溪闻唤声。 行来僧寺歇,又得问无生。

译文:

偶然间遇到了一位能让我忘却形骸的好友,在傍晚雨后初晴的时候,我们一同漫步在田间小道。 放眼四周,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合拢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而远方,那一轮夕阳正散发着明亮的光辉,将整个世界都染成了橙红色。 我拄着拐杖,静静地数着那归巢的鸟儿,它们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这时,隔着小溪,传来了阵阵呼喊声,不知道是谁在呼唤着谁。 我们一路前行,来到了一座僧寺前,便进去稍作歇息。在这里,我们又有机会向僧人请教关于“无生”这种超脱生死轮回的高深道理了。
关于作者
宋代丘葵

丘葵(一二四四~一三三三)(生年据本集《周礼补亡序》泰定甲子〔元年〕年八十一推定),字吉甫,自号钓矶,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早崇朱熹之学,亲炙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宋亡,杜门不出,与谢翱、郑思肖有“闽中三君子”之称。元泰定间御史马祖常荐,征聘不出。卒年九十。有《钓矶诗集》、《周礼补亡》等。清乾隆《泉州府志》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丘葵诗,以清抄《丘钓矶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道光二十六年汲古书屋刻《钓矶诗集》(简称汲本,藏南京图书馆,诗较底本有缺有多)。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