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荒去求仁,名山在吾西。 云石长挂眼,云何不攀跻。 攀跻有何求,林木心所欢。 欣欣岂在目,昔有秦隠君。 隠君天上去,尚有姓名留。 想当嘉遯时,煮茗日唱酬。 唱酬者为谁,曰惟姜欧阳。 于昭忠与义,追琢而成章。 成章匪摛藻,一字不出山。 最后有致光,亦复兹盘桓。 盘桓尚如昨,人生几陵谷。 至今荒祠下,凛凛人如玉。 如玉复如玉,千年仰高风。 谁哉共我游,建阳勿斋翁。 翁谓朱紫阳,穆穆千载师。 昔年此游历,尚有妙遗句。 遗句尚可歌,于焉且徜徉。 欲寻廓然处,但见山苍苍。 苍苍未尝歇,谁识天机深。 未知后来者,能复此同心。
同建阳熊退斋游九日山
译文:
我本想在广阔的天下寻求“仁”的真谛,而闻名的山峦就在我居处的西面。那云雾缭绕的山石长久地映入我的眼帘,我怎么能不前去攀登呢?
攀登这山又有什么追求呢?山林树木就让我满心欢喜。这欢喜可不只是眼睛看到的景象带来的,从前这里有位秦隐君。
秦隐君已经仙逝归天,可他的姓名还留在这里。遥想他隐居于此的时候,每天煮着香茗与友人吟诗唱和。
和他唱和的人是谁呢?是姜、欧阳二位。他们的言行彰显着忠诚与道义,他们的唱和之作精心雕琢而成。
这些诗文并非只是词藻华丽,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后来还有致光,也曾在这里徘徊流连。
他徘徊的情景仿佛就在昨日,可人生却经历了无数的沧海桑田。直到如今,那荒凉的祠庙之下,秦隐君等人高洁的形象仍让人觉得如美玉般凛然可敬。
如美玉啊如美玉,千百年来人们都敬仰他们的高尚风范。是谁和我一同来游览呢?是建阳的退斋翁。
退斋翁说,朱熹朱紫阳先生,是那肃穆庄严、值得千年尊崇的先师。当年他也曾到这里游历,还留下了绝妙的诗句。
那些遗句至今还能吟唱,我们就在这里尽情地漫步游玩。我想要寻觅那空旷豁达的境界,只看到山峦一片苍茫。
这苍茫之景从未停歇,谁又能领悟其中深藏的天机呢?不知道后来的人,还能不能和我们有相同的心境。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