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野亭苍翠边,秋山万叠相钩连。 披衣晓霁伴云坐,散发夜凉须月眠。 主人清豪亦好客,常有车盖来翩翩。 门闲无烦鹤通谒,酒散有时风扫筵。 问君生涯几何许,笑指渺漠沧洲烟。 朱门千础扃婵娟,豪弦急管争喧妍。 何曾一日能免俗,稍来对谈心爽然。 古人去远吾不识,今日汩没难为贤。 长公高谈少公和,鲁山伯鸾相后先。 名成但恐累隠趣,莫遣妙语人间传。
题王敬仲野亭
译文:
王敬仲家的野亭坐落在一片苍翠之间,周围秋山连绵起伏,重重叠叠相互勾连。
清晨雨过天晴,主人披着衣裳,伴着云雾坐在亭中;夜晚清凉,他披散着头发,等待明月出来便安然入眠。
主人为人清正豪爽又好客,常常有华丽的车马轻快地来到这里。
亭子的门庭闲适,连仙鹤都不用去通报来客;酒宴散后,有时清风会帮忙清扫筵席。
我问主人他的生活状况如何,他笑着指向那遥远、雾气弥漫的海边。
那些朱门大户里,众多柱子支撑着精美的楼阁,里面豪奢的琴弦声和急促的管乐声争着喧闹欢妍。
他们哪曾有一天能摆脱世俗的繁杂,要是能偶尔来这野亭与主人相对谈心,定会感到神清气爽。
古代的贤人已经远去,我无缘相识;如今的人们沉沦于世俗,很难成为贤德之人。
这里有像长公那样高谈阔论的人,也有像少公那样附和的人,他们如同鲁山、伯鸾一样品德高尚,前后相继。
我担心主人一旦声名远扬,会影响他隐居的雅趣,所以可不要让那些精妙的话语在人间流传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戴表元
戴表元(一二四四~一三一○),字帅初,又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称质野翁、充安老人,奉化(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入太学,七年第进士,授建康府教授。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迁临安府教授,不就。元兵陷浙,避乱他郡,兵定返鄞,以授徒、卖文自给。元成宗大德八年(一三○四),以荐为信州教授,秩满改婺州,以疾辞。武宗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有《剡源文集》三十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自序、《清容居士集》卷二八《戴先生墓志铭》。 戴表元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九年刊《戴先生文集》为底本。校以明刻六卷本《剡源先生文集》(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