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曲次刘正仲韵

山翁隠居雁苍谷,春树年年为翁绿。 耕休坐树作劳歌,山光水影相征逐。 歌成无人祗自娱,行人颇怪歌声殊。 循踪历历见井舍,恐是避秦来此居。 花烟溟蒙乱晴雨,山前仓庚后杜宇。 客来不喜亦不惊,但道寒暄无俗语。 山中今岁是何年,黄旗征树装楼船。 浅村已尽到深谷,逢人未说先凄然。 忧来宛转歌不已,我树非材端后死。 五陵当日蓊如云,如今何处悲风起。 山南老农亦不忧,机浅不为妻子谋。 日高饭饱牛背坐,日晚放牛溪上游。 人生逐名被名误,十年车马长安路。 长安路绝云雾昏,归来弃笔寻农具。 旧游年少难与随,梦境一笑难重追。 惟有剡源穷掌固,相思望断西天垂。

译文:

有位隐居在雁苍谷的老人,每年春天树木都会为他吐露绿意。 劳作休息时,他坐在树下唱起劳动之歌,山间的景色和水中的倒影相互追逐、交相辉映。 唱完歌却没有旁人倾听,只能自我愉悦,路过的行人十分诧异这歌声与众不同。 顺着歌声的踪迹,清晰地看到了房舍,让人怀疑这是不是当年为躲避秦朝战乱而隐居在此的人。 花朵如烟,在晴雨交织中朦胧一片,山前黄莺啼叫,山后杜鹃哀鸣。 有客人到来,老人既不高兴也不惊讶,只是说着寒暄的话,没有那些世俗的言辞。 山中的人哪里知道如今是何年,外面正用黄旗装饰树木,打造楼船准备征战。 从浅处的村庄一直到幽深的山谷,见到人还没说话就已满脸凄然。 忧愁萦绕,老人宛转地唱着歌停不下来,他感叹自己就像不成材的树木,或许能在乱世中苟延残喘。 想当年五陵一带的繁华景象如蓊郁的云雾,可如今又在哪里能感受到悲风的吹拂呢? 山南有位老农并不忧愁,他心思单纯,不为妻子儿女谋划。 太阳高高升起,吃饱饭后他就坐在牛背上,傍晚时分就到溪边放牛。 人生中追逐名利往往被名利所误,有人曾在长安的道路上奔波了十年。 长安的道路断绝,云雾昏暗,归来后便弃笔拿起了农具。 过去一起游玩的年轻人难以再追随,曾经的梦境即便一笑而过也难以重新追寻。 只有那剡源之地坚守的友人,让人相思不已,望断西边的天际。
关于作者
宋代戴表元

戴表元(一二四四~一三一○),字帅初,又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称质野翁、充安老人,奉化(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入太学,七年第进士,授建康府教授。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迁临安府教授,不就。元兵陷浙,避乱他郡,兵定返鄞,以授徒、卖文自给。元成宗大德八年(一三○四),以荐为信州教授,秩满改婺州,以疾辞。武宗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有《剡源文集》三十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自序、《清容居士集》卷二八《戴先生墓志铭》。 戴表元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九年刊《戴先生文集》为底本。校以明刻六卷本《剡源先生文集》(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